课程介绍

“信息理论与编码”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学科理论,是电子通信类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信息理论与编码”课程建设对信息和通信等相关学科有着重大的意义。“信息理论与编码”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目录规定的电子通信类专业主干课程。我校的“信息理论与编码”课程于2005年获得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称号,2009年获得湖北省精品课程称号。    我校从1998年开始开设“信息理论与编码”课程,是国内较早开设信息理论与编码课程的学校之一。2000年以后,逐步在我院所有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理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本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不仅成为学生理解与电子通信类专业有关的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在信息理论和编码方向进行研究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益处非浅。目前“信息理论与编码”课程每年授课本科学生近千人,同时,该课程也是我校相关学科研究生课程。由课程负责人吕锋教授主编,教学团队成员参编的“信息理论与编码”一书,已于2004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教学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版已经印刷6次,发行11500册,被全国20多个省市的数十所院校采用,社会影响很好。该书获得我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该书的出版为本课程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理论与编码” 已建设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录像和在线测试等,为学生在课后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启发他们进行主动学习和研究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通过在线答疑系统的应用,更方便了师生的交流和教学互动,使教学的成效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广受学生好评。团队围绕着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计划,精心设计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实验概括了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能够从实践和软件设计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一个较为抽象的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乃至设计实际系统结合起来。   课程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经验丰富,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教师都工作在科研和教学的第一线,能够将科研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能够培养学生抽象性思维与实际系统相结合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我校“信息理论与编码”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影响广泛、受益面大,已成为电子、通信等现代信息科学相关学科的重点专业主干课程,我校“信息理论与编码”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