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武汉理工大学于2000年由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组建而成,同年成立了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图学部。学校开设《工程图学》课程有五十年的历史,经过多次的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均有较大的变化,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上世纪60年代,《工程图学》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在全校理工科专业中广泛开设。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工程绘图能力,所用教材为本校教师自己编写的讲义。70年代,根据专业的需要,《工程图学》的教学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先后开设了建筑工程制图、化工工程制图、船舶工程制图、道路工程制图等专业制图,培养了一大批实用的专门人才。80年代,在总结多年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由我校牵头,集中中南九所院校的优秀师资,编写出版了《工程制图》,该教材被多所高校作为首选教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图学部编写出版了包括机械类、非机类以及全英文的工程图学基础系列教材、参考书及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材,建立并完善了网络教学资源。此外,还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编写了《机械CAD>>等教材,优化了工程图学教育的知识结构,深化了人才培养的内涵。 武汉理工大学组建前,工程图学课程均被评为湖北省第一届、第二届优质课程,合并后,我校的工程图学课程被评为第三届湖北省优质课程,并于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首届精品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工科各专业的一年级学生,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本课程分为机械类、非机械类和土建类等类别。不同类别的专业在教学安排、课程内容及难度、深度上、结合的对象方面有所差别。 本课程可为培养学生具有掌握“图样”的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重要技术文件,所有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当熟练地掌握的技术语言,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以几何学为基础,以投影法为方法,研究几何形体的构成、表达及工程图样绘制、阅读的基础及方法。本课程作为一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基本工程素质及综合素质的重任,是工科各专业都开设的必修的基础课。本课程可为培养学生具有掌握“图样”的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绘图手段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培养学生的仪器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等三种绘图能力; (2)使学生掌握在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空间形体的方法与技能; (3)培养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通知 >>更多
  • 通知 2015-01-24
  • 通知 2014-12-26
  • 通知 2014-12-19
  • 第十四周作业 2014-12-13
  • 补修13周作业 2014-12-07
  • 补修各专业本周作业 2014-12-06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