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1-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1.课程名称的演变 本门课程最早叫《生产组织学》(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更名为《生产管理学》。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为了加强与国际交流和接轨,许多大学又将《生产管理学》更名为《生产与运作管理》或《生产运作管理》。在我国的MBA教育中,国务院学位办将《生产与运作管理》列为MBA核心课程之一,目前课程名称统一《生产运作管理》或《运营管理》。 2.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管理工程、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和学位课程,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大学的管理工程专业都将其作为核心课程对待。目前,在我校本科生层次,这门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硕士生和博士生层次,这门课程也是必修课或学位课。 由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核心地位,本课程在促进本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等学科的发展中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首先,课程教学的高要求促进了教师的研究工作和教学水平。《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讲好这门课,任课教师必须融入到科研和实践中去,本课程组先后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与企业咨询工作。特别是通过大量的企业咨询工作和横向研究课题,不仅大大提高了本门课程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师在本门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实例/案例,促进了了教师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其次,培养了大量的师资力量。一是从本门课程派生出了许多新的课程,如《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企业资源计划》、《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模拟实验》等,促进了本课程体系的更全面的发展。二是本门课程的许多教师也开出了许多新的课程,如《供应链管理》、《项目/工程计划与控制》、《项目/工程质量管理》、《Supply Chain Capacity Planning and Production Operations》(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HND项目)、《企业诊断学》、等。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将《生产运作管理》作为平台,在教学中相互依托,互相促进。 3.本门课程在我校的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原管理工程(工程经济)专业始建于1964年,是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起步最早的院系之一。1965年开始招收工程经济专业本科生;1977年在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1981年开始招收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得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管理工程专业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1991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1993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原武汉工学院管理工程系),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在国内较早地在管理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中,作为核心课程开出了《生产管理学》课程和《生产管理课程设计》,并将《生产管理学》列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必学的先修课程,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考试科目。我校李必强教授在1981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生产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组织学》。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校管理学院在原中汽总公司组织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中,进行了大量的生产管理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同时,我校也是当时湖北省自学考试专业——管理工程专业的主考单位,《生产管理学》也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我校是该课程的主命题学校。1991年,为了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原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当时校名为武汉工学院)管理学院在研究生教育中设置了"现代生产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专业学位课,并由李必强教授主持主编了《现代生产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配套教材,该教材获1995年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3年,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中设置了"现代生产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专业必修课。1998年,学院开始在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中开设《生产与运作管理》。1999年,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开设了《生产管理学》选修课,2007年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生产运作管理》必修课。 2000年5月,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三校合并为现在的武汉理工大学,三校的管理学院也合并为现在的管理学院,原来的管理工程专业调整为工商管理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生产管理学》这门课更名为《生产与运作管理》,将该课程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了服务领域,并同时在工商管理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开出,并将其列为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课,同时将原来的《生产管理课程设计》更名为《生产与运作课程设计》。合校后,为适应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新形势,管理学院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组对课程内容和体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通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将原来4学分(60学时)的课程调整为3学分(48学时)。并将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一些更专业的内容设置在一些新课程中,如在工商管理专业中新设了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管理学、供应链管理等课程,2014年开始在工商管理专业(2011级)开设《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模拟》实验课;在工程管理专业中设立了项目管理、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质量管理等课程。 自我校开设工商管理二学位专业(二年制,现已停招)、工商管理辅修专业以来,一直将《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列为必修课程。在2001年新设的网络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中也将《生产运作管理》列为必修课,通过现代教学媒体为数千人教授了该课程。在我省部属高校七校联合办学开办的辅修专业中,我校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主办单位,该专业也将《生产运作管理》作为核心课程开设,并同时开设《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实践课程。 4.教研改革的推进 在教学中由于能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并能及时反映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的生产运作管理技术和科研成果,受到学生、研究生和企业生产管理者的好评。同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也不断进行改革。如:自2003年开始,该课程普遍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自2014年起开始了实验教学等。 作为生产运作管理教学的有力支撑的科研工作,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也十分重视面向企业开展应用性研究。多年来,曾先后完成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十项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 在教材建设方面,课程组先后出版了《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组织学》(1981,1983)、《现代生产管理的理论与方法》(1991)、《企业生产组织的均衡性与弹性》(1994)、《现代生产管理》(1995)、《实用网络计划技术》(1991)、《机械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学》(1987)、《生产与运作管理》(2002,2007、2012、2017)、《质量管理学》(2003、2011、2018)等教材。其中由李必强教授主编的《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组织学》是我国第一部生产组织学专著,获1988年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其主编的《现代生产管理的埋论与方法》获1995年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袁付礼主编的《质量管理学》(第三版)入选武汉理工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 1-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高考招生第一批录取学校,生源充足且入学成绩普遍优良。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各大学的管理学院/商学院都将其列为必修课或学位课。《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地介绍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跟踪先进生产运作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最新发展,提高学生在生产运作管理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工商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实践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根据这门课程的地位,将培养目标定位在: 在系统地介绍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和讨论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控制问题,突出学生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把握生产与运作管理同企业其它职能管理(财务、营销等)之间的关系; 2)全面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重点掌握生产与运作系统时间组织与空间组织的基本方法; 4)学会运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如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按照生产运作战略、生产运作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动作系统的运行、生产运作系统的发展来组织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系统、先进,并具有内在逻辑性。 课程章节 主要内容 学时 第1讲 生产运作管理导论 1.1 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4 1.2 生产运作系统 1.3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 第2讲 生产运作战略 2.1 生产运作战略概述 4 2.2生产运作的战略目标 2.3生产运作战略中的决策 第3讲 企业选址及系统布局 3.1企业选址 6 3.2制造企业生产单元和流水线设计 3.3企业平面布局 第4讲 产品和服务设计 4.1产品设计 4 4.2服务设计 第5讲 工作研究和生产运作能力 5.1工作设计 4 5.2工时定额 5.3生产运作能力 第6讲 生产计划 6.1综合生产计划 4 6.2主生产计划 第7讲 生产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7.1生产作业计划 8 7.2作业排序 7.3生产运作控制 第8讲 项目管理技术 8.1项目网络计划技术 4 8.2项目网络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第9讲 企业资源计划(ERP) 9.1物料需求计划 4 9.2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9.3企业资源计划(ERP) 第10讲 设备管理 10.1设备及设备管理的任务 2 10.2设备的选择和评价 10.3设备的使用、维修与更新 10.4全员生产性维修(TPM) 第11 生产运作系统的调整 11.1 精益生产方式(LP) 4 11.2瓶颈管理/约束理论(TOC) 小计 48 教学重点、难点与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生产运作战略,生产运作系统空间组织的原则与方法,过程设计,生产能力的计算与平衡,生产运作计划与控制,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原理、组成、处理逻辑和基本计算,网络计划技术与应用,准时生产与精益生产原理,最优生产技术(OPT)与约束理论(TOC)原理与应用。 2.课程的难点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对企业实际生产与运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学生实际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加上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本课程自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很有限,这是讲好这门课程最大的难点。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与方法发展迅速,如何将种类繁多的生产运作管理方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使其灵活应用,是这门课程的又一难点。 3)实践知识的欠缺,加重了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解和接受的难度。 4)缺乏较好的教学辅助材料,如课外练习题、实践性案例、适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企业生产管理录像等等,仅凭一本教材是很难提高教学质量的。 3.解决办法 以上四个难点成为制约本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些难点,我们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 1)除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安排的认识实习外,课程组的老师在讲相关内容前,还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到典型企业去参观,让学生对生产运作系统及其实际管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课程组老师利用做企业课题的机会,经过企业许可收集部分录像和图片,用于讲课教辅之用。 3)内容安排上增加最新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成果,使学生感到学到的知识具有时代特征。如增加精益生产、TOC(约束理论)、敏捷制造等内容。 4)注重中国企业案例的收集、开发与教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性强,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投入专项经费用于补充教学辅助材料,如购买计算机仿真软件(EXTEND)、Minitab质量改进软件、企业管理模拟实习软件、ERP软件等,用现代化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6)安排《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模拟》实验课(目前是32学时和48学时两种)。 7)课程组老师还特别注意将自己承担的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与教学相结合。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应用,在激发学生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热情的同时,使他们能够应用本门课的方法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课程通知 >>更多
  • 2022.11.08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11-07
  • 关于工商gj1901班的《生产运作管理B》课程学习与考核的说明。 2022-08-29
  • 2022.10.25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10-24
  • 2022.10.20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10-19
  • 2022.10.11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10-10
  • 2022.10.04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10-03
  • 2022.09.29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09-28
  • 2022.09.27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09-26
  • 2022.09.20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09-19
  • 2022.09.13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09-12
  • 2022.09.08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09-07
  • 2022.09.06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09-05
  • 2022.09.01授课内容与预习通知 2022-08-31
最新动态
  • 袁付礼发布了新的测试 第13章测试(截止时间2022.7.8)
  • 袁付礼发布了新的测试 第12章测试(截止时间2022.7.8)
  • 袁付礼发布了新的测试 第10章测试(截止时间2022.7.8)
  • 袁付礼发布了新的测试 第8章测试(截止时间2022.7.8)
  • 袁付礼发布了新的测试 第7章测试(截止时间2022.7.8)
  • 袁付礼发布了新的测试 第6章测试(截止时间2022.7.8)
  • 袁付礼发布了新的测试 第5章测试(截止时间2022.7.8)
  • 袁付礼发布了新的测试 第4章测试(截止时间2022.7.8)
  • 袁付礼发布了新的测试第3章测试(截止时间2022.7.8)
  • 袁付礼发布了新的测试第2章测试(截止时间20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