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名称#
2.2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开场#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实词,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名词、动词、形容词。
#正文#
我们先看第一类名词。
同学们觉得什么是名词呢,名词有哪些类型呢?
我们说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时地的名称。名词有以下几种:
例如:鲁迅、中国
例如:学生、牛、飞机 (是个体名词)
人民、群众、物品 (集合名词)
思想、文化、政治 (抽象名词)
水、声音、阳光(物质名词)
例如:秋天、早晨、明年、现在
例如:河岸、东郊、周围
例如:前、后、左、右、之上、以下、以西
(1) 名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例如“牛吃草”;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例如“(柳树)叶子”。名词一般不能作补语。
(2) 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 “一个人”,不能说“不人”。
(3) 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 例如“妈妈”、“哥哥”等,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是构形的形态变化。
(4) 经常用在介词后头,组成介词短语,例如“[用事实]讲话”。
汉语名词单数、复数同形。部分指人名词(和代词)在表示复数时,可加后缀“们”,如“朋友们”、“你们”。加“们”之后不能再受数量短语修饰。指人的专名加“们”增加“之类”、“之流”的意思。指物名词加“们”是拟人的用法。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在名词中,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例如“他[昨天]来了”。
方位词表示方向、位置。单音节的有“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里、内、外”等;双音节的有“之前、之后、之上、之下、之左、之右、之内、之外、之东、之中、之间”和“以前、以后、以上、以外、以内、以东”等。
方位词表示空间位置,如“椅子上”。方位短语前头往往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如“在椅子上”。少数方位词,如“前、后、之 前、以后、内、之内、以内”可表示时间,如“出发(以)前”、“三天(之)内”、“在出发之前”等。
(二)动词
接下来我们学习动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现等。有以下几种:
(1) 走、听、看、学习(是动作动词)
(2) 爱、怕、恨、喜欢(心理活动动词)
(3) 在、存在、有、发生(存在、变化、消失动词)
(4) 是(判断动词)
(5) 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能愿动词)
(6) 来、去、上、下等(趋向动词)
(7) 进行、予以、加以(形式动词)
(8) 姓、等于、像、似等(关系动词)
(1)多数能作动语带宾语,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核心),例如:“我们热爱祖国。”
(2)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只有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例如能说“很喜欢他。”
(3)能构成“V不V ”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如“看不看书”。
(4)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5)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促动作的动量小、时量短或尝试、轻松等意义,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如“想想”,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如 “研究研究”。有些动宾式合成词的重叠式是AAB式,如“散散步”。AA式重叠后常加“看”,表示“尝试”,使语气缓和。
3.三类特殊动词
请同学们注意:
第一类是(1)判断动词“是”。“是”表示判断和肯定。常居谓语中心的位置,后头不能有补语和助词“了、着、过”,也没有动词重叠式,可以有“V不V”并列提问式。例如:“你是不是大学生。”“是”放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种意义关系。
第二类是(2)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语、形容词语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有评议作用。
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
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
表意愿:肯、敢、要、愿、愿意
它们在句子里常作状语,例如:“我们[要]认真对待。”但是与作状语的副词不同,它有“V不V”式和“不V不”式,例如:“他[能不能]来?”“他[不会][不]来。”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例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 ”“完全可以。”这些都与副词不一样。能愿动词与一般动词也不同,它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不能带数量补语。
第三类是(3)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如”上、下、上来、下来”等。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一本书”。
接下来我们看看形容词有哪些意义和种类,以及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是什么呢?
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分以下两类。
⑴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等(性质形容词)
(2)雪白、笔直、墨绿、火热、血红、绿油油等(状态形容词)
2.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的区别是什么呢?
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性质。状态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有量的成分,即表示程度加深,有较浓的主观评价的意味,是一种生动形式所体现的状态。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 形容词常作定语和谓语或谓语中心,例如“太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