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名称#

2.2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开场#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实词,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名词、动词形容词

#正文#

我们先看第一类名词

同学们觉得什么是名词呢,名词有哪些类型呢?

我们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时地的名称。名词有以下几种:

(1)       第一种专有名词

例如鲁迅、中国

(2)       第二种普通名词

例如学生、牛、飞机 (个体名词)

      人民、群众、物品 (集合名词)

      思想、文化、政治 (抽象名词)

      水、声音、阳光(物质名词)

(3)       第三种时间名词

例如秋天、早晨、明年、现在

(4)       第四种处所名词

例如河岸、东郊、周围

(5)       第五种方位名词

例如前、后、左、右、之上、以下、以西

名词具有哪些语法特征

(1)    名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例如“牛吃草”;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例如“(柳树)叶子”。名词一般不能作补语。

(2)    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 “一个人”,不能说“不人”。

(3)    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 例如“妈妈”、“哥哥”,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是构形的形态变化。

(4)    经常用在介词后头,组成介词短语,例如“[用事实讲话”。

    汉语名词单数、复数同形。部分指人名词(和代词)在表示复数时,可加后缀“们”,如“朋友们”、“你们”。加“们”之后不能再受数量短语修饰。指人的专名加“们”增加“之类”、“之流”的意思。指物名词加“们”是拟人的用法。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名词中,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例如“他[昨天]来了”。

方位词表示方向、位置。单音节的有“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里、内、外”等;双音节的有“之前、之后、之上、之下、之左、之右、之内、之外、之东、之中、之间”和“以前、以后、以上、以外、以内、以东”等。

方位词表示空间位置,如“椅子上”。方位短语前头往往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如“在椅子上”。少数方位词,如“前、后、之 前、以后、内、之内、以内”可表示时间,如“出发(以)前”、“三天(之)内”、“在出发之前”等

 

(二)动词

  1.    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接下来我们学习动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现等。有以下几种:

1) 走、听、看、学习(动作动词)

2) 爱、怕、恨、喜欢(心理活动动词)

3) 在、存在、有、发生(存在、变化、消失动词)

4) 是(判断动词)

5) 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能愿动词)

6) 来、去、上、下(趋向动词)

7) 进行、予以、加以(形式动词)

8) 姓、等于、像、似等(关系动词)

  1.     动词的语法特征

1)多数能作动语带宾语,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核心),例如:“我们热爱祖国。”

2)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只有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例如能说“很喜欢他。

3)能构成“VV 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如“看不看书”

4)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5)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促动作的动量小、时量短或尝试、轻松等意义,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如“想想”,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如 “研究研究”。有些动宾式合成词的重叠式是AAB式,如“散散步”。AA式重叠后常加“看”,表示“尝试”,使语气缓和。

3三类特殊动词

请同学们注意:

第一类1)判断动词“是”“是”表示判断和肯定。常居谓语中心的位置,后头不能有补语和助词“了、着、过”,也没有动词重叠式,可以有“VV”并列提问式。例如:“你是不是学生。”“是”放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种意义关系。

  1. 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老舍就是《骆驼祥子》的作者。在表示事物“甲等于乙”的句子中,主语、宾语两者可以互换位置,除此之外,主宾不能互换位置。
  2. 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例如 “这茶盘是景泰蓝”。
  3. 表示事物的存在。例如“遍地是牛羊”。这类句子的主语一般是表示处所的词语。全句是存现句。

第二类2)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语、形容词语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有评议作用。

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

必要:要、应、应该、应当

意愿:肯、敢、要、愿、愿意

它们在句子里常作状语,例如:“我们[要]认真对待。”但是与作状语的副词不同,它有“VV”式和“不V不”式,例如:“他[能不能]来?”“他[不会][不]来。”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例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 ”“完全可以。”这些都与副词不一样。能愿动词与一般动词也不同,它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不能带数量补语。

第三类是(3)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上来下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一本书”。

 

接下来我们看看形容词有哪些意义和种类,以及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是什么

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分以下两类。

⑴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性质形容词

   (2)雪白、笔直、墨绿、火热、血红、绿油油状态形容词

2.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的区别什么呢?

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性质。状态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有量的成分,即表示程度加深,有较浓的主观评价的意味,是一种生动形式所体现的状态。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 形容词常作定语和谓语或谓语中心,例如“太阳红〜红太阳”。多数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例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容词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才可以作状语,例如“慢慢说”、“轻松地说笑”o 一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例如“看清楚”。

2) 形容词不带宾语。但是有些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 例如“端正态度”(使态度端正),“纯洁队伍”(使队伍纯洁),有致使义,这样用时叫“使动词”。还有“花了眼”、“直着身子”、“高过我”,其中的“花、直、高”等是动词。这种词,前加程度副词时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后带宾语时不能前加程度副词。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

3) 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简单”。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即以形态变化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很”,因重叠就表示程度加深了。

分为单音节重叠式:AAAA的、AA(儿)

例如早早、绿绿的、好好(儿)、

双音节重叠式:AABB ,或AABB (的)、AABB(儿)

例如清清楚楚 高高兴兴(的) 痛痛快快(儿)

双音节还有AAB式,限于少数有贬义的形容词。

例如马虎一马里马虎

5)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例如“红彤彤”、“亮堂堂”、“灰不溜秋”,不能加“很”。

6)状态形容词如“雪白”、“漆黑”、“血红”,本身已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而且程度较深,不用加“很”或重叠。

#结尾#

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类型和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进一步比较三者的异同,弄清它们区别。谢谢同学们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