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名称#
13.2 层递 顶真 回环
#开场#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层递、顶真、回环三种辞格。
#正文#
层递
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 这种辞格叫层递。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层递借步步推进,使人 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
(一)层递的基本类型
层递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
1.递升
递升就是按照事物的发展状况排列,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短到长,等等。例如:
一根火柴,它自已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至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例句中数量由少到多,步步递升。它通过比喻,使“一根火柴”的作用达到了顶点。
2.递降
递降就是按照事物的下降状况排列,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高到低,由长到短,等等。例如:
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例中的“祖国”、“北方”、“小兴安岭”、“森林”和“花园”、“腊梅”、“花”、“蕊”交叉配合,从大到小,有条不紊,通过系列比喻描绘了祖国的可爱。
(二)运用层递要注意的问题
层递的运用必须使事物按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依次排列。语言一环扣一 环,内容一步紧一步;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入,印象逐渐深化。
层递和排比有明显的区别:①层递着眼于内容上的等次性(级差性),构成 层递的几个语句在内容上必须是递升或递降的;排比主要着眼于内容上的平列 性,构成排比的内容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相关的几个问题。②层递在结 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排比在结构上必须相同或相似, 往往要用相同的词语。
顶真
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 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顶真是汉语传统的修辞格之一,经常出现 在各种文体的文章中。例如:
咱们做的事越多,老百姓就来的越多;老百姓来的越多,咱们的力量就越大;咱们的力量越大,往后的事也就越多!(欧阳山《高干大》)
顶真的修辞作用是:
(1)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
(2)抒情写意,格调清新。
作为修辞方式,顶真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给人以流畅明快的蝉联美感。
回环
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 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 语意精辟警策。例如: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毛泽东《实践论》)
是短语回环,阐明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回环的特点是词语“循环往复”既有密切关系,又有情趣。用回环论理,使人容易理解事物的辩证关系;用回环抒情,使人感到深情无限;用回环叙景,使人容易体会出景物间的联系。
顶真和回环在头尾顶接这一点上相似,但又有根本上的不同。顶真是反映事物间的顺接或联结关系的,它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顺连而下,其轨迹是直线形,不是递升或递降的关系(这又与层递不同)。回环是在词语相同的情况下,巧妙地变换词语顺序,利用它们不同结构关系的不同含义形成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反映从甲事物到乙事物,又从乙事物到甲事物,其轨迹是圆周形。它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依存或密切关联的关系。回环在视觉上语感上都给人以循环往复的美感。
#结尾#
这一节,我们主要讲述了掌握层递、顶真、回环辞格的定义、特点、分类和表达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够明确运用这些辞格时要注意的问题,要分清排比和层递、顶真和回环的异同。谢谢同学们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