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名称#
6.2 几种常用句式
#开场#
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句型,在句型中,主谓句中的动词谓语句最复杂,特点多。这节课我们选择其中常用的、有结构特点的几种句式进行讲解。
#正文#
(一)主谓谓语句
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观察这类句子,可以从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和主谓短语里的主语(称为小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以及其间的关系等方面来看,大体有下面五种。
(1)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2)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例如:
他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3)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例如:
他一向态度和蔼。
(4)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例如:
咱们俩谁也别忘了谁。
(5)大主语前暗含介词“对、对于、关于”等。大主语如果加上介词,就变成句首状语了。例如: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以上主谓谓语句里的小谓语是动词语或形容词语。
第二类句式是“把”字句。
“把”字句是指在谓语中心词前头用介词“把”或“将”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 的一种主谓句,意义上多数表示对事物加以处置。例如:
我们|| 一定要把海河治好。
“把”字句又叫处置式。所谓处置,是指谓语中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引出的受事施加影响,使它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例如 “狼把羊咬死了”一句里,“咬”的结果是“死了”。又如“狼把羊咬了”一句,用 “了”表示事态发生了变化。
“把”字句有四个特点:
(1)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单独出现 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至少也要用动词的重叠式。例 如“把书放在桌子上、把茶喝了、把信带着、把情况谈谈”。或者是动词前面有状语,例如“别把脏水到处泼”。但是如果动词是动补型双音节词,就可以单独出现,例如“不要把直线延长”。韵文中可以不受上述限制,如可以说“把家还”之类。
(2) “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例如“把书拿来、把那支铅笔带上”。说“把书拿来”时,这书是确定的某一本书或某些书。如果用无定的、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例如“不能把真理看成谬误”。
(3)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及 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作谓语动词。 没有处置性的动词比较少见,例如“只把目录看了一遍”。
(4) “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 于“把”字前。例如不能说“他把青春愿意献给家乡的建设”。
有时候,“把”的介引成分跟动词没有多少语义上的联系,而是跟动补短语 有联系,整个短语用来说明使介引成分怎么样,例如“把眼睛哭肿了”。
(三)“被”字句
“被”字句是指在谓语中心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表示被动的主谓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例如:
我被那诚恳的言辞打动了。
在书面语里,还有“被……所”的格式,口语里有“让(叫)……给”的格式。 例如: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
“被”字句表示受事主语“被处置”,被处置的结果多数带有遭受、不如意的 语用色彩,少数是如意的和中性的。例如“他被批评了、他被表扬了”。
如同“把”字句一样,“被”字句也有自己的构成和应用条件:
(1)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跟“把”字句里的动词差不多。动词后面多有 补语或别的成分,如果只用一个双音动词,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等状语。例如“自行车叫我弟弟骑〈走〉了,这句话[可能]被人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