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名称#

6.2 几种常用句式

#开场#

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句型,在句型中,主谓句中的动词谓语句最复杂,特点多。这节课我们选择其中常用的、有结构特点的几种句式进行讲解。

#正文#

(一)主谓谓语句

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观察这类句子,可以从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和主谓短语里的主语(称为小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以及其间的关系等方面来看,大体有下面五种。

(1)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2)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例如:

他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3)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例如:

一向态度和蔼。

4)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例如:

咱们俩谁也别忘了谁。

5)大主语前暗含介词“对、对于、关于”等。大主语如果加上介词,就变成句首状语了。例如: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以上主谓谓语句里的小谓语是动词语或形容词语。

第二类句式是字句

“把”字句是指在谓语中心词前头用介词“把”或“将”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 的一种主谓句,意义上多数表示对事物加以处置。例如:

我们|| 一定要把海河治好。

“把”字句又叫处置式。所谓处置,是指谓语中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引出的受事施加影响,使它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例如 “狼把羊咬死了”一句里,“咬”的结果是“死了”。又如“狼把羊咬了”一句,用 “了”表示事态发生了变化。

 “把”字句有四个特点:

(1)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单独出现 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至少也要用动词的重叠式。例 如“把书放在桌子上、把茶喝了、把信带着、把情况谈谈”。或者是动词前面有状语,例如“别把脏水到处泼”。但是如果动词是动补型双音节词,就可以单独出现,例如“不要把直线延长”。韵文中可以不受上述限制,如可以说“把家还”之类。

(2) “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例如“把书拿来、把那支铅笔带上”。说“把书拿来”时,这书是确定的某一本书或某些书。如果用无定的、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例如“不能把真理看成谬误”。

(3)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及 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作谓语动词。 没有处置性的动词比较少见,例如“只把目录看了一遍”。

(4) “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 于“把”字前。例如不能说“他把青春愿意献给家乡的建设”

有时候,“把”的介引成分跟动词没有多少语义上的联系,而是跟动补短语 有联系,整个短语用来说明使介引成分怎么样,例如“把眼睛哭肿了”。

 

(三)“被”字句

“被”字句是指在谓语中心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被”的表示被动的主谓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例如:

我被那诚恳的言辞打动了。

在书面语里,还有“被……所”的格式,口语里有“让(叫)……给”的格式。 例如: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

被”字句表示受事主语“被处置”,被处置的结果多数带有遭受、不如意的 语用色彩,少数是如意的和中性的。例如“他被批评了、他被表扬了”

如同“把”字句一样,“被”字句也有自己的构成和应用条件:

1)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跟“把”字句里的动词差不多。动词后面多有 补语或别的成分,如果只用一个双音动词,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等状语。例如“自行车叫我弟弟骑〈走〉了,这句话[可能]被人误解”。             

2)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就不能说 “一本书被他撕破了”;如果“ 一本书”前加上“这、那”成为有定的,就可以说了。

3)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例如“丑恶的 现象[应该]被消灭、他[没有]被困难吓倒”。

近年来“被”字句也产生了一些新用法。例如“被结婚”“被吵架”“被开心” “被精神病”。这些新用法突破了传统“被”字句的使用条件,“被”字后加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名词。同传统“被”字句一脉相承,这些新用法都表示不如意,由此引申出虚假、被迫等意味。同学们可以多多关注下这些新现象。

 

第四类常用句式是

(四) 连谓句

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连谓句。连谓句里前后谓词语有以 下几种语义关系。例如:

 摸着石头过河。(表先后发生的动作)

 领导表扬先进树榜样。(前后表方式和目的关系)

 他低着头沉思往事。(前一动作表方式)

 他俩站着不动。(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一件事)

 这件事想起来心烦。(后一性状表前一动作的结果)

 他看书看累了。(前后两件事表因果关系)

 小二黑有资格谈恋爱。(前后有条件和行为的关系)

例句中多数是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因而又名“连动句”,有时,后头可连用 一个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因此我们把连动句改称连谓句。

 

(五) 兼语句

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根据兼语前一动词的语 义,常见的兼语句有以下几种。

1.使令式

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命令、发动、组织、鼓励、号召”等。 例如:

奥运会上的51枚金牌使中国人找回了自信。

中国的变化令人惊奇。

2爱恨式

前一动词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它是由兼语后面的动 作或性状引起的,前后谓词有因果关系。常见的动词有“称赞、表扬、笑、骂、 爱、恨、嫌、喜欢、感谢、埋怨”等。例如:

我感谢你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3选定式

前一动词有“选聘、称、说”等意义,兼语后头的动词有“为、做、当、是”等。如:大家选他当代表。

4“有”字式

前一动词用“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等。例如:

他有个妹妹很能干。

 

(六)双宾句

有指人和指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双宾句的动词必须是三价动词。例如在“我(施事)给(动作)他(与事)苹果(受事)”里,动词“给”是有三个必有成分的三价动词。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与事宾语或间接宾语),一般指人;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受事宾语或直接宾语),一般指物或事。

双宾句有如下特点:

1)动词要有“给出”、“取进”、“询问”、“称说”等意义。

2)近宾语一般指人,回答“V谁”的问题,靠近动词,前面无语音间歇,常由代词、名词充当;远宾语一般指事物,也可指人,回答“V什么”的问题, 远离动词,前面可以有语音间歇或逗号,可以由词、短语、复句形式充当。

还有一种常用句式是

(七)存现句

存现句是表示何处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或何物,结构上用来描写景物或 处所的一种特定句式。它可分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种。

1)存在句是表示何处存在何人或何物的句式。例如:

山上有个庙。

以上是静态存在句,还有动态存在句。例如:

屋顶上飘着五星红旗。

2)隐现句表示何处出现或消失何人或何物。例如:

烟囱里冒出一阵阵浓浓的黑烟。

#结尾#

这一节,我们主要讲述了几种基本常用句式。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各类句式结构特点和使用条件,学会辨别各类句式。谢谢同学们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