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名称#

3.2 虚词:助词、语气词

#开场#

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介词、连词两类虚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助词和语气词

#正文#

助词

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结构助词:的、地、得、之、者

动态助词:着、了、过

尝试助词:看

时间助词:的、来着

概数助词:来、把、多、左右、上下

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其他助词:所、给、连

助词必须附着在别的词语的后头或前头,凡是后附的(的、着、似的)都读轻声,前附的(所、给、连)不读轻声。

下面分别谈谈几类助词的语法特征。

  1. 第一类是结构助词

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助词“de”,习惯上写成三个字:在定语后面写成“的”,在状语后面写成“地”,在补语前面写成“得”。这样写可以在书面语上成为三种成分的标记。

“的”还可以用来组成名词性“的”亭短语,例如“吃的、红色、彩色的、这样的、先进的、打鱼的”。“的”字短语用在句子里意义很具体,离开了句子,就有比较大的概括性。例如,“吃的”既可以指动作的施事者,即吃东西的人,也可以指动作的承受者,即吃的东西;以吃的东西而论,还可以指各种具体的食物。因此,如果所说的人或事物具有泛指性,往往会用“的”字短语来代替。这种短语在句子里只用作主语或宾语。

“者”可以组成“者”字短语,如“获得一等奖者”相当于的字短语“获得一等奖的”,是名词性短语,有书面语色彩,可以和口语色彩的“的”字短语一样分析。

  1. 第二类动态助词

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表明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 上。动态,不是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 动态。动态又叫“体”或“情貌”。

动态助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例如:

门开着,灯亮着。

“开”是打开义,这种动作既有一个进行过程,而完成后又有一种持续状态。“门开着”指动作完成后的持续状态。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动作或性状的发生跟时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了”的应用跟“着”一样也不受时间限制。例如:

船长想起了那个激动地蹦跳的船员,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

“了”在例中表示“想起、皱”的动作已经实现。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 的性状。例如:

这儿前几天冷过一阵。

  1. 第三类是尝试助词

助词”念轻声,用在重叠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表示尝试。动词常用重叠 式或者后面带动量、时量补语。例如“试试看、说说看、叫一声看”。

  1. 第四类时间助词

”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例如“他十点钟到的北京”。来着”用在句末,一般表示不久前发生过的事情,例如“昨天上午你干什么来着?”“的”和“来着”都限于表示过去的事,只是“的偏重于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施事等。例如老王发的言,我没发言=老王发的言)。而“来着”偏重于肯定动行为,例“我七点钟吃早饭来着”,只是肯定“吃早饭”这动作。

  1. 第五类概数助词

“把、来、多、左右、上下”用在数词或量词短语后头表示概数,如“百把条枪、十来个人、一千多个、二十个左右、一千斤上下”。

  1. 第六类比况助词

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喻。例如“苹果似的脸儿”。比况短语经常跟动词“好像”配合使用。例如:

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

除了上面这些类型助词,还有一些其他助词。

”是书面语沿用下来的助词,用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例 如“所见”指称看到的人或事。它也经常跟“为”配合使用,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例如“已为实践所证明”。

”紧靠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态,是个口语色彩较浓的助词。例如:

房间我都给收拾好了。

”用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前面,与“也、都、还”相呼应,组成 “连……也(都)……”格式,表示隐含比较。例如:

连三岁的孩子也懂这个道理。

这个句子暗示道理简单,三岁的孩子都懂,这里隐含一个比较句,即“你怎么就不懂呢”等

 

(四)语气词 也是汉语中的一类虚词。

语气词的作用在于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也可以用在句中主语、状语的后面有停顿的地方,它本身念轻声。例如

1)表示 陈述语气:的、了、吧、罢了也好

(2)表示 疑问语气:吗(么)、呢、吧、啊

3)表示 祈使语气:吧、了、啊

(4)表示 感叹语气:啊

语气词的语法特征两个

一是附着在全句后面或句中词语的后面有停顿的地方。

二是语气词常常跟句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有的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 如“啊”。反之,有的语气可以用多个语气词表达,内部有细微的区别,如陈述语气。

语气词“的”、“了 ”跟助词“的”、“了 ”同形,要注意分辨。语气词“的”可以单独附着于句尾,有时还会跟有加重肯定语气的“是”配合着用,这就容易跟结构助词“的”混淆。试比较下面几例:

他是卖菜的。(结构助词“的”后头可加“人”)

这本书是出版的。(结构助词“的”后头可加“书”)

那样说是可以旳。(语气词"的”后头不能加名词)

他是会来。(语气词)

虚词“了”有两个,“了1'是动态助词,“了 2 ”是语气词。例如:

他掌握了1三门外语了 2。

这本书我读了1三天了 2。

有时“了1'和“了 2”在句末连用,根据同音删略的原则,删了一个,剩下一个,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两种作用。

语气词,也可以出现在句中,用在主语、状语后头,如“他呀,很想去”。有时出现在并列的各项之后,起到了舒缓语气的作用。有时还会用来造成一定的格式。例如:

我们立刻派人四处寻找,找哇找哇,找到天亮什么也没有找到。

 “找哇找哇”表示动作的反复。

#结尾#

这一节,我们学习完了所有的虚词。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这些词类在具体语言运用中能够避免词类的误用。谢谢同学们的观看!